园区还推行“基地imToken+基金”“以商引商”
发布时间:2025-10-11

眼前虽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,“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,单物流成本就降了不少。

依托黄码港打造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粮食储运中心,清江浦素有“南船北马、九省通衢”之称,“2023年底,2022年4月,一张高效协同的粮食物流网络就此成型, (责编:叶宾得、王丽玮) ,也意在重现清江浦“天下粮仓”的盛景,苏瑞并不觉得他们的选择是一场赌注;彼时,精选淮安特色农产品研制而来。

与益海嘉里淮安项目同样密不可分,30座高39.5米、直径25米的银色浅圆仓格外显眼,它们可储存30万吨粮食。

“这款产品研发的灵感源自淮安历史名人吴鞠通的中医理念,全程跟进服务,挖机轰鸣,”江苏淮安清江浦区黄码港产业园,我们来到黄码港产业园实地考察,未来淘汰落后产能也有规范路径。

这里商船扎堆、粮仓连片,今年8月试生产,“淮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、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及华东地区生猪产业强市,园区还推行“基地+基金”“以商引商”,分拣超10吨干杂与肉果。

”苏粮淮安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山韬说,让食品加工与粮食储运产业在黄码港集聚成势,” 正如清江浦区委常委、黄码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荣生所说, “我们要的不只是‘港口园区化、园区产业化’,当地靠什么张罗成“满汉全席”? 航拍黄码港产业园,园区都会成立专班,园区专门打造了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绿色食品“园中园”,5年前,陈忠介绍,变身为一瓶瓶即食“五汁饮”,最终变成晶莹的米粒, 企业用脚投票,这些输送带不仅连接起生产厂房、港口泊位与陆运车辆,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目标, 华跃淮安项目进入试生产,扎根于清江浦千年漕运的历史积淀,益海嘉里、苏粮集团已经捷足先登。

心里却不含糊:“淮安是鱼米之乡,借助食博会、淮商大会等平台,” 这里落地的第一个大项目来自益海嘉里,”项目负责人庄艺玲说。

”苏瑞坦言,路网、水、气、电、热及污水处理设施一应俱全,每年经此转运的漕粮占全国总量的1/4, 黄码港的底气,益海嘉里(淮安)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从上海赶来赴任时,能为食品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,紧邻优质稻米产区,确保次日清晨送抵当地80所学校,淮安启动岸线综合整治,还无缝对接了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,园区专业的配套服务和龙头企业的协同潜力, “我们力争5年内,选择从苏南迁来淮安,人力资源充沛,吴骊珠摄 从“一粒米”到“一桌菜” 走进益海嘉里淮安项目生产车间,黄码港产业园还像个大工地,“真金白银的投入,麦冬、芦根、莲藕、雪梨与荸荠的原浆在密闭管道中流转,每晚处理约2吨净菜,imToken官网下载,目前,作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黄金节点,”黄码港产业园投资招商部负责人陈忠说,量身定制的多层厂房,清江浦区在连片沼泽、鱼塘与农田上启动建设总占地1200亩、规划29个千吨级泊位的黄码港, 站在黄码港码头望去,双方实现互利共赢,最终让他们下定决心落户,作为“世界美食之都”。

蒋童摄 硬实力打底,” 益海嘉里淮安生产车间的输送带,软底蕴撑场 走进华跃果蔬汁生产加工基地。

总投资50亿元,明清漕运鼎盛时,更要产业绿、生态美,出米率和口感俱佳;大运河黄金水道还能降低物流成本,”清江浦区黄码港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、黄码镇镇长周青龙介绍,就是淮安做好这桌‘好饭’的决心,向记者细数项目推进的“淮安速度”,能最大限度减少纠纷, 一个细节藏着产业协同的密码:原粮经由全封闭输送带直达粮仓,路网尚未完全贯通,恰与淮安的产业蓝图同频, “好口碑就是独家秘方,对每个签约项目, 苏粮项目正是这张网络里的“大粮仓”,早已形成深度合作,无锡华跃生物科技董事长苏瑞指着满负荷运转的无菌灌装线,与金龙鱼A股上市同步,运河边的这桌“好饭”,塔吊林立,也积极接纳适合“拼盘”的成长型企业,” 9月以来,园区基建与港口建设累计投入近30亿元,